产品展示
PRODUCT DISPLAY
行业资讯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端午-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节

端午-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节

  • 发布日期:2018-06-15      浏览次数:1691
    •       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,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端午也称端五,端阳。此外,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,如:午日节、重五节,五月节、浴兰节、女儿节,天中节、地腊、诗人节、龙日等等。关于端午节的来源,时至今日至少有四、五种说法,诸如:纪念屈原说;吴越民族图腾祭说;起于三代夏至节说;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。

       

           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,赛龙舟,吃粽子,佩香囊,挂艾草等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。

       

      赛龙舟

       

            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,也是汉族在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,在中国的南方普遍存在,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,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。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,有多种说法,有祭曹娥,祭屈原,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,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。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、越南及英国等,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吃粽子

       

            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做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,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,在夜间煮熟,早晨食用。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,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,统称粽叶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,枣粽谐音为“早中”,所以吃枣粽的多,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。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佩香囊

       

           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。香囊又叫香袋、香包、荷包等,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佩在胸前,香气扑鼻。

           佩香囊,虽是一种民俗,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。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,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,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。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,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、白芷、菖蒲、麝香、苏合香、冰片、牛黄、川芎、香附、辛夷等药,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。香袋有长方形、正方形,也有三角形、棱角形、鸡心形、菱形等,上绣有花、草、虫、鸟及罗汉钱等,款式精美。也有清香、驱虫、避瘟、防病的功能,因此民间有“带个香草袋,不怕五虫害”之说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挂艾草

       

            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艾,又名家艾、艾蒿。它的茎、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。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。中医学上以艾入药,有理气血、暖子宫、祛寒湿的功能。将艾叶加工成“艾绒”,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。

           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“卫生节”,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,挂艾枝,悬菖蒲,洒雄黄水,饮雄黄酒,激浊除腐,杀菌防病。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端午节上山采药,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。

       

    联系方式
    • 传真

      0532-66006691

    在线客服